出自 唐朝 张说 的《游龙山静胜寺》
每上襄阳楼,遥望龙山树。
郁茀吐冈岭,微蒙在烟雾。
下车岁已成,饰马闲馀步。
苦霜裛野草,爱日扬江煦。
云对石上塔,风吹松下路。
禅室宴三空,神祠同六趣。
儿童共戏谑,猿鸟相惊顾。
南识桓公台,北望先贤墓。
世上人何在,时闻心不住。
但传无尽灯,可使有情悟。
中文译文:
每次登上襄阳楼,远望龙山上的树。郁葱的山岭层层叠叠,微微遮蔽在烟雾中。下车多年过去了,却还是喜欢骑马闲逛。冬天严寒霜裹着野草,喜爱阳光扬起江河的温暖。云彩盘旋在塔上,风吹拂松树下的小路。禅修之地享受着平静,神祠祭祀着生灵六趣。儿童们一起嬉戏打闹,猿鸟惊讶地回头望着。南方了解桓公台,北方眺望着先贤的墓地。世间的人们都去哪了,时光流转而心境未安定。只有传承无尽的灯火,能够让有情众生觉悟起来。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览龙山静胜寺的景象和感受。他站在襄阳楼上,遥望着龙山上郁郁葱葱的树木,山岭隐约在云雾中若隐若现。诗中讲述了他闲逛的场景和享受自然之美的心情,同时也流露出对于岁月的感慨和对于人生的思索。他看到了孩子们的快乐和自然的惊喜,也远眺着先贤们的墓地,思考着人生的意义和存在的寓意。最后,他希望人们能够传承和领悟永恒的智慧,从中寻找心灵的安宁和觉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游历山景时的景色和心境,并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思考透露出对于人生和世间真理的思索。诗中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山岭蔓延的景象、云雾迷蒙的氛围,为读者勾勒出了一个清静幽美的画面。同时,作者还通过对冬天寒冷和阳光温暖的描述,显示出对于自然生命的敬畏和对生命力的赞美。他以禅修之地和神祠来表达对于宁静和崇高的追求,通过描写儿童的清高天真和猿鸟的惊讶反映出人类在世界中的微小和自然界的奇妙。最后,作者通过思考世间人们的去向和内心的寂静,寄托了对于智慧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思考。整首诗以自然为载体,以人生为主题,表达了对于人生意义、智慧和心灵觉悟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yóu lóng shān jìng shèng sì
游龙山静胜寺
měi shàng xiāng yáng lóu, yáo wàng lóng shān shù.
每上襄阳楼,遥望龙山树。
yù fú tǔ gāng lǐng, wēi méng zài yān wù.
郁茀吐冈岭,微蒙在烟雾。
xià chē suì yǐ chéng, shì mǎ xián yú bù.
下车岁已成,饰马闲馀步。
kǔ shuāng yì yě cǎo, ài rì yáng jiāng xù.
苦霜裛野草,爱日扬江煦。
yún duì shí shàng tǎ, fēng chuī sōng xià lù.
云对石上塔,风吹松下路。
chán shì yàn sān kōng, shén cí tóng liù qù.
禅室宴三空,神祠同六趣。
ér tóng gòng xì xuè, yuán niǎo xiāng jīng gù.
儿童共戏谑,猿鸟相惊顾。
nán shí huán gōng tái, běi wàng xiān xián mù.
南识桓公台,北望先贤墓。
shì shàng rén hé zài, shí wén xīn bú zhù.
世上人何在,时闻心不住。
dàn chuán wú jìn dēng, kě shǐ yǒu qíng wù.
但传无尽灯,可使有情悟。
张说(yuè)(667年-730年),字道济,一字说之,河南洛阳人,唐朝政治家、文学家。
张说早年参加制科考试,策论为天下第一,历任太子校书、左补阙、右史、内供奉、凤阁舍人,参与编修《三教珠英》,因不肯诬陷魏元忠,被流放钦州。后来,张说返回朝中,任兵部员外郎,累迁工部侍郎、兵部侍郎、中书侍郎,加弘文馆学士。
张说拜相后,因不肯党附太平公主,被贬为尚书左丞,后拜中书令,封燕国公。姚崇拜相后,张说被贬为相州刺史,又贬岳州刺史,在苏颋进言下,改任荆州长史。张说在担任天兵军大使时,持节安抚同罗、拔曳固等部,讨平突厥叛将康待宾,被召拜为兵部尚书。后又讨平康愿子叛乱,建议裁撤镇军,整顿府兵,升任中书令,加集贤院学士,并倡议唐玄宗封禅泰山,进封右丞相。
张说脾气暴躁,与同僚关系不睦,而且生性贪财,因此遭到弹劾,被免去中书令,后被迫致仕。不久,张说被起复,先为右丞相,又任左丞相。开元十八年(730年),张说病逝,时年六十四岁。追赠太师,谥号文贞。
张说前后三次为相,执掌文坛三十年,为开元前期一代文宗,与许国公苏颋齐名,号称“燕许大手笔”。
“时闻心不住”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时闻心不住”出自唐朝诗人张说的 《游龙山静胜寺》,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