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 唐朝 张说 的《又(一本此首同前第一首为二首)》
春来半月度,俗忌一时闲。
不酌他乡酒,惟堪对楚山。
《又(一本此首同前第一首为二首)》是唐代张说所作的一首诗词,诗意是讲述了春天来临半个月,人们都有了些许的闲暇时间,但他并不愿意去品味他乡的美酒,只想与楚山相对。
中文译文:
春来半月度,俗忌一时闲。
不酌他乡酒,惟堪对楚山。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春天的来临,展示了作者的闲适心态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中的“春来半月度”表达了时光的流转,春天已过了半个月,人们开始有了些许闲暇时光。但是作者却用“俗忌一时闲”来形容,显示出他并不愿意遵循世俗的娱乐方式,也不愿意空闲度日。
诗中的“不酌他乡酒”传递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他选择不品味他乡的美酒,表明他对故乡的情感依然浓烈,以及对自己过去的热爱和追求的执着。同时,他把注意力转向楚山,表示他惟有与楚山相对,与大自然亲近,才能满足自己的心境和精神的需要。
总之,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自然环境的向往之情,表达了放下世俗忙碌,追求内心宁静的态度。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yòu yī běn cǐ shǒu tóng qián dì yī shǒu wèi èr shǒu
又(一本此首同前第一首为二首)
chūn lái bàn yuè dù, sú jì yī shí xián.
春来半月度,俗忌一时闲。
bù zhuó tā xiāng jiǔ, wéi kān duì chǔ shān.
不酌他乡酒,惟堪对楚山。
张说(yuè)(667年-730年),字道济,一字说之,河南洛阳人,唐朝政治家、文学家。
张说早年参加制科考试,策论为天下第一,历任太子校书、左补阙、右史、内供奉、凤阁舍人,参与编修《三教珠英》,因不肯诬陷魏元忠,被流放钦州。后来,张说返回朝中,任兵部员外郎,累迁工部侍郎、兵部侍郎、中书侍郎,加弘文馆学士。
张说拜相后,因不肯党附太平公主,被贬为尚书左丞,后拜中书令,封燕国公。姚崇拜相后,张说被贬为相州刺史,又贬岳州刺史,在苏颋进言下,改任荆州长史。张说在担任天兵军大使时,持节安抚同罗、拔曳固等部,讨平突厥叛将康待宾,被召拜为兵部尚书。后又讨平康愿子叛乱,建议裁撤镇军,整顿府兵,升任中书令,加集贤院学士,并倡议唐玄宗封禅泰山,进封右丞相。
张说脾气暴躁,与同僚关系不睦,而且生性贪财,因此遭到弹劾,被免去中书令,后被迫致仕。不久,张说被起复,先为右丞相,又任左丞相。开元十八年(730年),张说病逝,时年六十四岁。追赠太师,谥号文贞。
张说前后三次为相,执掌文坛三十年,为开元前期一代文宗,与许国公苏颋齐名,号称“燕许大手笔”。
“不酌他乡酒”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不酌他乡酒”出自唐朝诗人张说的 《又(一本此首同前第一首为二首)》,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