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瓶未失水】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铜瓶未失水】出处

出自 唐朝 杜甫《铜瓶》

【铜瓶未失水】的全诗

《铜瓶》

乱后碧井废,时清瑶殿深。

铜瓶未失水,百丈有哀音。

侧想美人意,应非寒甃沉。

蛟龙半缺落,犹得折黄金。


【铜瓶未失水】平仄韵脚

拼音:tóng píng wèi shī shuǐ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四纸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铜瓶翻译、赏析和诗意

《铜瓶》

乱后碧井废,时清瑶殿深。

铜瓶未失水,百丈有哀音。

侧想美人意,应非寒甃沉。

蛟龙半缺落,犹得折黄金。

译文:

乱世之后,碧井荒废,深远的清宫殿宇也逐渐荒芜。

铜瓶虽然没有丢失水,但百丈之内仍然传来伤感的声音。

侧身思考美人的心情,她应该不会寒于铺地的诚恳。

如同半只残缺的蛟龙,依然有机会抱得到一块黄金。

诗意:

《铜瓶》是杜甫一首描写乱世中残破的景象和美人丧失的隐喻诗。诗中的铜瓶象征一种残缺不完整的美人,她虽然受到乱世的破坏,但依然保持着一份深沉的哀愁。诗人通过对铜瓶的描写,反映了自己对美好事物遭受摧残的惋惜和对美人纯洁心灵的赞美。

赏析:

这首诗以景物为引子,逐渐展开,将美人与一切大自然有关的描写整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与众不同的画面。诗中的铜瓶象征了美人,尽管美人受到种种磨难,但她的内心却依然深情温暖。诗人通过描写美人的沉思,以及通过对蛟龙和黄金的比喻,展现了美人不畏艰难环境,继续保持纯洁的心灵的坚韧和美丽。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美人的倾慕和对混乱时代的深情款款之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铜瓶未失水》全诗拼音读音参考

tóng píng
铜瓶

luàn hòu bì jǐng fèi, shí qīng yáo diàn shēn.
乱后碧井废,时清瑶殿深。
tóng píng wèi shī shuǐ, bǎi zhàng yǒu āi yīn.
铜瓶未失水,百丈有哀音。
cè xiǎng měi rén yì, yīng fēi hán zhòu chén.
侧想美人意,应非寒甃沉。
jiāo lóng bàn quē luò, yóu dé zhé huáng jīn.
蛟龙半缺落,犹得折黄金。

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铜瓶未失水”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铜瓶未失水”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 《铜瓶》,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

© 2023 古诗文网| 看谱吧 | 吉他谱| 剧情介绍| 京ICP备18063074号-5 | 诗词地图 | 诗人地图 | 成语地图 | 字典地图 | 词典地图 | 诗句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图片、文字内容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15225087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