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酒闲令酌】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命酒闲令酌】出处

出自 唐朝 皇甫冉《奉和对雪(一本作奉和王相公喜雪)》

【命酒闲令酌】的全诗

《奉和对雪(一本作奉和王相公喜雪)》

春雪偏当夜,暄风却变寒。

庭深不复扫,城晓更宜看。

命酒闲令酌,披蓑晚未冠。

连营鼓角动,忽似战桑干。


【命酒闲令酌】平仄韵脚

拼音:mìng jiǔ xián lìng zhuó
平仄:仄仄平仄平
韵脚:(仄韵) 入声十药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奉和对雪(一本作奉和王相公喜雪)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奉和对雪(一本作奉和王相公喜雪)》的中文译文如下:

春天的雪往往在夜晚降落,春意渐浓的微风变得寒冷。庭院深处无人扫雪,城市的黎明更加适合观赏雪景。吩咐酒来悠闲地饮用,穿着雨衣的我迟迟未戴上冠帽。营地的鼓声和号角声响起,突然间像是战斗人员在行动一样。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雪景,以及作者对雪景的欣赏和心境的变化。雪夜的寒冷和渐渐升起的微风,给人一种春意初现的感觉,但也带来了一些寒意。庭院深处的雪被忽略,但城市的黎明却更加适合观赏雪景。作者在安静的环境中,用闲暇的心情享受酒,没有匆忙地戴上冠帽,仿佛是在等待和观赏雪景。而突然响起的营地鼓声和号角声,给人一种紧张和战斗的感觉,让人想起沙场上战士们的行动。

整首诗以雪景为背景,通过描写雪夜的变化和作者的心境,展现了自然景色和人的情感的交融。寒冷的气氛和温暖的期望相互映衬,有一种冷暖交替的感觉。同时,酒、雨衣、冠帽等细节描写,使得诗情更加细腻且具有生活感。而临近诗末的战斗意象,则为整首诗增加了一丝战争的氛围,给人一种转折的感觉。

这首诗词给人以美好的春雪景色和对生活的享受,同时也让人想到生活中的变化和战争的存在。作者通过雪景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美和人的情感,使得读者在欣赏诗词的同时也深入思考人生和社会的诸多层面。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命酒闲令酌》全诗拼音读音参考

fèng hé duì xuě yī běn zuò fèng hé wáng xiàng gōng xǐ xuě
奉和对雪(一本作奉和王相公喜雪)

chūn xuě piān dàng yè, xuān fēng què biàn hán.
春雪偏当夜,暄风却变寒。
tíng shēn bù fù sǎo, chéng xiǎo gèng yí kàn.
庭深不复扫,城晓更宜看。
mìng jiǔ xián lìng zhuó, pī suō wǎn wèi guān.
命酒闲令酌,披蓑晚未冠。
lián yíng gǔ jiǎo dòng, hū shì zhàn sāng gān.
连营鼓角动,忽似战桑干。

皇甫冉

皇甫冉(约公元718年—约公元771年),字茂政,男,汉族文人。祖籍甘肃泾州,出生于润州丹阳(今江苏镇江)。

天宝十五年进士。曾官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终左拾遗、右补阙。其诗清新飘逸,多飘泊之感。

据《唐诗三百首新注》线装版记载:皇甫冉(716--769),字茂政,安定(今甘肃泾川北)人。曾祖时已移居丹阳。天宝进士,任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官中左拾遗,补阙。

他生当乱离,颇有漂泊之叹,流连景物之余,东南山水,常赋予他以好句,如“燕如社日辞巢去,菊为重阳冒雨开”,“积水长天随远色,荒林极浦足寒云”,“泛舟因度腊,入境便行春”,“岸草知春晚,沙禽好夜惊”等,并皆清逸。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中悲其“长辔未骋,芳兰早凋”,当是指他终年五十余。

“命酒闲令酌”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命酒闲令酌”出自唐朝诗人皇甫冉的 《奉和对雪(一本作奉和王相公喜雪)》,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

© 2023 古诗文网| 看谱吧 | 吉他谱| 剧情介绍| 京ICP备18063074号-5 | 诗词地图 | 诗人地图 | 成语地图 | 字典地图 | 词典地图 | 诗句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图片、文字内容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15225087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