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 唐朝 李群玉 的《恼从兄》
芳草萋萋新燕飞,芷汀南望雁书稀。
武陵洞里寻春客,已被桃花迷不归。
《恼从兄》是唐代李群玉创作的一首诗词。该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人们因花事而迷失自己的情感。
芳草萋萋新燕飞,芷汀南望雁书稀。
草地郁郁葱茏,新燕在空中飞翔,而芷汀的南方却少有归雁的信息。
武陵洞里寻春客,已被桃花迷不归。
诗人在武陵洞寻找春天的游客,但那些游客都被桃花所迷惑,不愿归来。
诗词通过描绘春天的花草景色,表达了人们在春天追寻快乐和自我欢愉的心理。而诗中的“恼从兄”一词,则可能是诗人对追寻享乐的人们表达的一种无奈和心烦。在这个春天的时刻,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表达了他对人们沉迷于物质享乐而迷失自己的痛心和无奈。
这首诗词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奈的感觉。它反映了人们在热爱春天的同时,也感叹人们因沉迷于物质欲望而迷失自己。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美好之景和人们追逐短暂快乐而失去真正幸福的忧伤。在这种忧伤的背后,也透露出对自我追求和超越的思考。
总之,《恼从兄》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人们沉迷于物质欲望的状况,表达了诗人对人们迷失自己和追求快乐而失去幸福的忧伤和无奈之情。诗意深沉,颇具思考和触动人心之处。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nǎo cóng xiōng
恼从兄
fāng cǎo qī qī xīn yàn fēi, zhǐ tīng nán wàng yàn shū xī.
芳草萋萋新燕飞,芷汀南望雁书稀。
wǔ líng dòng lǐ xún chūn kè, yǐ bèi táo huā mí bù guī.
武陵洞里寻春客,已被桃花迷不归。
李群玉,唐代澧州人,极有诗才,“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但他“一上而止”,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武陵洞里寻春客”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武陵洞里寻春客”出自唐朝诗人李群玉的 《恼从兄》,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