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烈一无取】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风烈一无取】出处

出自 唐朝 曹松《南朝》

【风烈一无取】的全诗

《南朝》

三篱盖驰道,风烈一无取

时见牧牛童,嗔牛吃禾黍。


【风烈一无取】平仄韵脚

拼音:fēng liè yī wú qǔ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七麌  (仄韵) 上声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南朝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南朝》表达了作者对于淳朴农村生活的向往和对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渴望。

中文译文:

三个篱笆覆盖着驰道,

狂热的风无所取。

偶然见到牧童放牛,

责怪牛儿吃掉了禾黍。

诗意和赏析:

《南朝》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简单而自然的农村景象。篱笆将驰道包围起来,驰道上弥漫着狂烈的风,但是这风并没有带走任何东西,这里可能是指作者对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的遁迹和追求宁静的心态。正当作者在驰道上时,他偶然见到一个放牛的牧童,牧童在责怪牛儿吃掉了禾黍。这里可以理解为作者对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渴望和赞赏。作者欣赏牧童的单纯和真实,希望通过描绘这一农村景象表达自己对于过度物欲和功利导致的社会问题的担忧,并渴望回归简单朴素的生活。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淳朴的农村生活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通过描绘驰道上的风和牧童放牛的场景,作者表达了对于纷繁复杂社会的厌倦,并对于返璞归真和宁静自处的向往。这首诗展示了作者对于农村生活的喜爱和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和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风烈一无取》全诗拼音读音参考

nán cháo
南朝

sān lí gài chí dào, fēng liè yī wú qǔ.
三篱盖驰道,风烈一无取。
shí jiàn mù niú tóng, chēn niú chī hé shǔ.
时见牧牛童,嗔牛吃禾黍。

曹松

曹松,唐代晚期诗人。字梦徵。舒州(今安徽潜山)人。生卒年不详。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年已70余,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而卒。

“风烈一无取”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风烈一无取”出自唐朝诗人曹松的 《南朝》,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

© 2023 古诗文网| 看谱吧 | 吉他谱| 剧情介绍| 京ICP备18063074号-5 | 诗词地图 | 诗人地图 | 成语地图 | 字典地图 | 词典地图 | 诗句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图片、文字内容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15225087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