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馀揽辔雄心在】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空馀揽辔雄心在】出处

出自 清朝 范当世《过泰山下》

【空馀揽辔雄心在】的全诗

《过泰山下》

生长海门狎江水,腹中泰岱亦峥嵘。

空馀揽辔雄心在,复此当前黛色横。

蜿蜒痴龙怀宝睡,蹒跚病马踏砂行。

嗟余即逝天高处,开阖云雷傥未惊。


【空馀揽辔雄心在】平仄韵脚

拼音:kōng yú lǎn pèi xióng xīn zài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十贿  (仄韵) 去声十一队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过泰山下翻译、赏析和诗意

《过泰山下》是一首清代诗词,作者是范当世。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生长海门狎江水,

腹中泰岱亦峥嵘。

空馀揽辔雄心在,

复此当前黛色横。

蜿蜒痴龙怀宝睡,

蹒跚病马踏砂行。

嗟余即逝天高处,

开阖云雷傥未惊。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泰山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泰山的景色和历史的赞美,并通过对自己心境的描绘,抒发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短暂的感慨。

诗的开头两句“生长海门狎江水,腹中泰岱亦峥嵘”描绘了泰山巍峨壮丽的景色,泰山之水与大海相连,泰山的雄伟和壮丽也蕴含在其中。

接着,“空馀揽辔雄心在,复此当前黛色横”表达了作者怀揣雄心壮志,希望能够再次来到泰山,感受泰山的壮丽景色。这里的“黛色”指的是山的颜色,给人以庄严、深沉的感觉。

下面两句“蜿蜒痴龙怀宝睡,蹒跚病马踏砂行”通过描绘一条弯曲的山路和一匹病弱的马,表达了作者行走在泰山之间的虚弱和困苦。痴龙怀宝睡是指泰山犹如一条沉睡的巨龙蜿蜒而卧,蕴藏着宝贵的资源。

最后两句“嗟余即逝天高处,开阖云雷傥未惊”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人生短暂的感慨。作者认识到自己的生命将逝去,而天空高远,云雷犹然不动,暗示了时光的长久和人生的短暂。

整首诗词以泰山为背景,通过描绘山川景色和自身的心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同时,诗中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通过对泰山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感慨和情绪。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空馀揽辔雄心在》全诗拼音读音参考

guò tài shān xià
过泰山下

shēng cháng hǎi mén xiá jiāng shuǐ, fù zhōng tài dài yì zhēng róng.
生长海门狎江水,腹中泰岱亦峥嵘。
kōng yú lǎn pèi xióng xīn zài, fù cǐ dāng qián dài sè héng.
空馀揽辔雄心在,复此当前黛色横。
wān yán chī lóng huái bǎo shuì, pán shān bìng mǎ tà shā xíng.
蜿蜒痴龙怀宝睡,蹒跚病马踏砂行。
jiē yú jí shì tiān gāo chù, kāi hé yún léi tǎng wèi jīng.
嗟余即逝天高处,开阖云雷傥未惊。

范当世

范当世(1854~1905))字无错,号肯堂,因排行居一,号伯子。原名铸,字铜士。江苏通州(今南通市)人。清末文学家、诗文名家、桐城派后期作家,也是南通市近代教育的主要倡导者和奠基人之一。光绪时入李鸿章幕府,常相与谈论政事,自负甚高,而终身坎坷。诗多沉郁苍凉之作,著有《范伯子诗文集》。2008年4月16日,“南通范氏诗文世家陈列馆”开馆。

“空馀揽辔雄心在”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空馀揽辔雄心在”出自清朝诗人范当世的 《过泰山下》,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

© 2023 古诗文网| 看谱吧 | 吉他谱| 剧情介绍| 京ICP备18063074号-5 | 诗词地图 | 诗人地图 | 成语地图 | 字典地图 | 词典地图 | 诗句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图片、文字内容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15225087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