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 宋朝 苏轼 的《醉翁操》
琅然,清圜,谁弹,响空山,无言。
惟翁醉中和其天。
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
醉翁啸咏,声和流泉。
醉翁去後,空有朝吟夜怨。
山有时而童颠,水有时而回川。
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
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
诗词:《醉翁操·琅然》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无言。
在这空山里,有一个清圆的琴,谁在弹奏,声音回响在山间,却没有言语。
惟翁醉中和其天。
只有这位醉翁,在醉酒中与天地融合。
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
明亮的月光,微风和露水静静地降落,人们还未入眠。荷叶飘过山前,似乎说有一颗心,多么高尚的贤人啊。
醉翁啸咏,声和流泉。
醉酒的翁在高声吟唱,回音与流泉相和谐。
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
醉翁离去之后,只留下了空荡荡的早朝吟唱和夜晚的怨叹。
山有时而童颠,水有时而回川。
山有时候会幼稚地颠簸,水有时候会倒流回川。
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
思念醉翁没有岁月的界限,而现在他已经化身为飞仙。
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
这种意境存在于人间,试听一下徽琴之外的三两根琴弦。
诗词《醉翁操·琅然》通过描绘醉翁、山水和音乐等元素,表达了作者对自然、醉酒和艺术的热爱和向往。诗中的醉翁被描绘成一个超脱尘俗的人物,他在自然环境中吟唱,将自己的情感与山水融为一体。诗中也融入了对人间生活的思考,通过山水的变幻和醉翁的离去,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人生无常的感慨。整首诗以清新、闲适的笔调,展示了苏轼独特的艺术境界和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体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zuì wēng cāo
醉翁操
láng rán, qīng huán,
琅然,清圜,
shuí dàn, xiǎng kōng shān,
谁弹,响空山,
wú yán.
无言。
wéi wēng zuì zhōng hé qí tiān.
惟翁醉中和其天。
yuè míng fēng lù juān juān, rén wèi mián,
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
hé kuì guò shān qián, yuē yǒu xīn yě zāi cǐ xián.
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
zuì wēng xiào yǒng, shēng hé liú quán.
醉翁啸咏,声和流泉。
zuì wēng qù hòu, kōng yǒu zhāo yín yè yuàn.
醉翁去後,空有朝吟夜怨。
shān yǒu shí ér tóng diān, shuǐ yǒu shí ér huí chuān.
山有时而童颠,水有时而回川。
sī wēng wú suì nián, wēng jīn wèi fēi xiān.
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
cǐ yì zài rén jiān, shì tīng huī wài sān liǎng xián.
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此意在人间”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此意在人间”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 《醉翁操》,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