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瓶得冰雪】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归瓶得冰雪】出处

出自 宋朝 苏轼《风水洞二首和李节推》

【归瓶得冰雪】的全诗

《风水洞二首和李节推》

风转鸣空穴,泉幽泻石门。

虚心闻地籁,妄意觅桃源。

过客诗难好,居僧语不繁。

归瓶得冰雪,清冷慰文园。

山前雨水隔尘凡,山上仙风舞桧杉。

细细龙鳞生乱石,团团羊角转空岩。

冯夷窟宅非梁栋,御寇车舆谢辔衔。

世事渐艰吾欲去,永随二子脱讥谗。


【归瓶得冰雪】平仄韵脚

拼音:guī píng dé bīng xuě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韵脚:(仄韵) 入声九屑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风水洞二首和李节推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风水洞二首和李节推》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风转鸣空穴,泉幽泻石门。

虚心闻地籁,妄意觅桃源。

过客诗难好,居僧语不繁。

归瓶得冰雪,清冷慰文园。

山前雨水隔尘凡,山上仙风舞桧杉。

细细龙鳞生乱石,团团羊角转空岩。

冯夷窟宅非梁栋,御寇车舆谢辔衔。

世事渐艰吾欲去,永随二子脱讥谗。

中文译文:

风吹动着空洞,山泉流淌在石门中。

虚心倾听大地的声音,妄想寻找桃源的乐土。

过往的客人很难写出好的诗,居住的僧人语言并不繁琐。

回到自己的居所,从瓶中得到冰雪,清冷地慰藉着我的心灵园囿。

山前的雨水将尘俗遮断,山上的仙风吹舞着松柏。

细小的龙鳞在乱石中生长,团团的羊角转动在空岩上。

冯夷窟宅并非高大的梁柱,抵御寇敌的车舆已经放下缰绳。

世事渐渐艰难,我想离去,永远跟随我的两个儿子,摆脱人们的非议和谗言。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写给李节推的作品,描绘了一个隐居山林的境界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之情。诗中通过描绘山水景物和表达自己的心境,展示了苏轼对自然和清静生活的向往。

首两句"风转鸣空穴,泉幽泻石门"描绘了山洞中的风声和泉水的流淌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声音的敏感和对清幽环境的渴望。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桃源的向往,但认识到这种妄想是无法实现的。

下半部分的描写,通过山水景物的对比,表达了苏轼对尘世烦扰的厌倦之情。"山前雨水隔尘凡,山上仙风舞桧杉"形容了山前的雨水将尘俗与自己隔绝,而山上的仙风则让松柏摇曳如舞,展示了自然界与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对比。

接着,诗人描绘了洞穴中的龙鳞和羊角,通过这些形象的生动描绘,表达了隐居的自由和与尘世的彻底分离。

最后两句"世事渐艰吾欲去,永随二子脱讥谗"表达了苏轼对世事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希望能与他的两个儿子一同远离非议和谗言。

《风水洞二首和李节推》是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他对隐居山水之间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之情。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风吹转动空洞,

泉水静静流入石门。

虚心倾听地之音韵,

妄想寻找桃源的乐土。

过客难以写出佳作,

僧人居住的言语简洁。

回到家中,从瓶中取出冰雪,

清冷地慰藉着文人的园囿。

山前的雨水隔绝了尘俗的世界,

山上的仙风舞动着松柏。

细小如龙鳞的生长在乱石间,

团团如羊角的旋转在空岩上。

冯夷所居非梁栋之宅,

车舆已不再用于御寇。

世事渐渐艰难,我欲离去,

永远跟随我的两个儿子,摆脱诽谤和中伤。

诗意和赏析:

《风水洞二首和李节推》是苏轼以山水为背景,表达自己隐居山林的愿望和对尘世繁华的返璞归真之情的作品。

诗的前两句"风转鸣空穴,泉幽泻石门"描绘了山洞中风声和泉水声的动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声音的敏感,对清幽环境的向往。而接下来的"虚心闻地籁,妄意觅桃源"表达了对桃源乐土的无限憧憬,但作者也知道这种妄想是无法实现的。

诗的下半部分通过山水景物的对比,表达了苏轼对尘世繁华的厌倦之情。"山前雨水隔尘凡,山上仙风舞桧杉"形容了山前的雨水将尘俗与自己隔绝,而山上的仙风则使松柏摇曳舞动,呈现了自然界与人们的生活方式的鲜明对比。

紧接着,诗人描述了洞穴中龙鳞和羊角的景象,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隐居生活的自由与与尘世的彻底分离。

最后两句"冯夷窟宅非梁栋,御寇车舆谢辔衔"表达了苏轼对世事的艰难感到厌倦,他希望能够离开纷扰,永远与他的两个儿子一同摆脱别人的诽谤和中伤。

整首诗以山水景物为背景,以对比的手法展示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繁华的厌倦。这首诗词以婉约的笔调表达了苏轼内心的忧愁和对自然清静的渴望,同时也抒发了对世事繁杂的不满,寄托了对真实自我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归瓶得冰雪》全诗拼音读音参考

fēng shuǐ dòng èr shǒu hé lǐ jié tuī
风水洞二首和李节推

fēng zhuǎn míng kōng xué, quán yōu xiè shí mén.
风转鸣空穴,泉幽泻石门。
xū xīn wén dì lài, wàng yì mì táo yuán.
虚心闻地籁,妄意觅桃源。
guò kè shī nán hǎo, jū sēng yǔ bù fán.
过客诗难好,居僧语不繁。
guī píng dé bīng xuě, qīng lěng wèi wén yuán.
归瓶得冰雪,清冷慰文园。
shān qián yǔ shuǐ gé chén fán, shān shàng xiān fēng wǔ guì shān.
山前雨水隔尘凡,山上仙风舞桧杉。
xì xì lóng lín shēng luàn shí, tuán tuán yáng jiǎo zhuǎn kōng yán.
细细龙鳞生乱石,团团羊角转空岩。
féng yí kū zhái fēi liáng dòng, yù kòu chē yú xiè pèi xián.
冯夷窟宅非梁栋,御寇车舆谢辔衔。
shì shì jiàn jiān wú yù qù, yǒng suí èr zi tuō jī chán.
世事渐艰吾欲去,永随二子脱讥谗。

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归瓶得冰雪”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归瓶得冰雪”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 《风水洞二首和李节推》,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

© 2023 古诗文网| 看谱吧 | 吉他谱| 剧情介绍| 京ICP备18063074号-5 | 诗词地图 | 诗人地图 | 成语地图 | 字典地图 | 词典地图 | 诗句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图片、文字内容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15225087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