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 宋朝 王安石 的《次韵留题僧假山》
态足万峰奇,功才一篑微。
愚公谁助徙,灵鹫却愁飞。
窦雪藏银镒,檐曦散玉辉。
未应颓蚁壤,方此镇禅扉。
物理有真伪,僧言无是非。
但知名尽假,不必故山归。
诗词:《次韵留题僧假山》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态足万峰奇,
功才一篑微。
愚公谁助徙,
灵鹫却愁飞。
窦雪藏银镒,
檐曦散玉辉。
未应颓蚁壤,
方此镇禅扉。
物理有真伪,
僧言无是非。
但知名尽假,
不必故山归。
中文译文: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态度足以迎接万峰的奇景,
成就微不足道,才能渺小。
愚公又能谁来帮助移山,
而灵鹫却为飞行而忧愁。
窦雪藏着价值连城的银镒,
屋檐上的曦光散发着玉辉。
未曾有蚁穴的土壤应该崩塌,
这才能镇守着禅室的门扉。
物理学中存在真假之别,
而僧人的言辞却没有是非之分。
只知道名声都是虚假的,
不必追求那虚幻的故山归去。
诗意和赏析:
《次韵留题僧假山》是王安石的一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事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真实与虚幻、名声与本质的思考。
诗的开篇以自然景物的壮丽形态作为铺垫,态度足以迎接万峰的奇景,暗示着作者对自然界的敬畏和欣赏。接着,作者将视线转向人事,用愚公移山的典故来表达对奋斗和努力的赞颂,但又暗示着现实的无情和残酷,灵鹫欲飞而又受制于现实的束缚,抒发了对人世间困境的感慨。
在第三、四句中,窦雪藏银镒,檐曦散玉辉,运用了富有想象力的意象,传达出宝贵之物被隐藏起来,珍宝之光散发在屋檐之间,暗喻着世间珍贵的事物往往被埋没在平凡之中。
接下来,诗人通过“未应颓蚁壤,方此镇禅扉”的描写,表达了对真实与虚幻、本质与表面的思考。颓蚁壤指未曾有蚁穴的土壤,意味着没有被蚁穴破坏的坚固土地,作者以此比喻真实的本质。而禅室的门扉则象征着心灵的归宿和宁静,只有真实的本质才能守护住内心的平静。
最后两句“物理有真伪,僧言无是非。但知名尽假,不必故山归”,表达了作者对名利的看透和对虚幻的拒绝。物理学中有真假之分,而僧人的言辞却超越了是非的界限,意味着僧人所追求的是超脱尘俗的境界。名声都是虚假的,所以不必追求那虚幻的故山归去,表达了对名利虚幻性的领悟和对追求内心真实的建议。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事的描绘,以及对真实与虚幻、名声与本质的思考,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生的触动和对追求内心真实的呼唤。它提醒人们要超越名利的追逐,寻求内心的宁静和真实,把握住生活中真正有价值的事物。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cì yùn liú tí sēng jiǎ shān
次韵留题僧假山
tài zú wàn fēng qí, gōng cái yī kuì wēi.
态足万峰奇,功才一篑微。
yú gōng shuí zhù xǐ, líng jiù què chóu fēi.
愚公谁助徙,灵鹫却愁飞。
dòu xuě cáng yín yì, yán xī sàn yù huī.
窦雪藏银镒,檐曦散玉辉。
wèi yīng tuí yǐ rǎng, fāng cǐ zhèn chán fēi.
未应颓蚁壤,方此镇禅扉。
wù lǐ yǒu zhēn wěi, sēng yán wú shì fēi.
物理有真伪,僧言无是非。
dàn zhī míng jǐn jiǎ, bù bì gù shān guī.
但知名尽假,不必故山归。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追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在哲学上,他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文学上,他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其词写物咏怀吊古,意境空阔苍茫,形象淡远纯朴,营造出一个士大夫文人特有的情致世界。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愚公谁助徙”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愚公谁助徙”出自宋朝诗人王安石的 《次韵留题僧假山》,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