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寻大士处】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聊寻大士处】出处

出自 宋朝 范成大《中岩》

【聊寻大士处】的全诗

《中岩》

赤岩倚竛竮,翠逻森戍削。

岑蔚岚气重,稀间暑光薄。

聊寻大士处,往扣洞门錀。

双撑紫玉关,中矗翠云幄。

应供华藏海,归坐宝楼阁。

无法可示人,但见雨花落。

不知龙湫胜,何似鱼潭乐?

夜深山四来,人静天一握。

惊看松桂白,月影到林壑。

门前六月江,世界尘漠漠。

宝瓶有甘露,一滴洗烦浊。

扪天援斗杓,请为诸君酌。


【聊寻大士处】平仄韵脚

拼音:liáo xún dà shì chù
平仄:平平仄仄仄
韵脚:(仄韵) 上声六语  (仄韵) 去声六御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中岩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中岩》

赤岩倚竛竮,翠逻森戍削。

岑蔚岚气重,稀间暑光薄。

聊寻大士处,往扣洞门錀。

双撑紫玉关,中矗翠云幄。

应供华藏海,归坐宝楼阁。

无法可示人,但见雨花落。

不知龙湫胜,何似鱼潭乐?

夜深山四来,人静天一握。

惊看松桂白,月影到林壑。

门前六月江,世界尘漠漠。

宝瓶有甘露,一滴洗烦浊。

扪天援斗杓,请为诸君酌。

中文译文:

红色岩石依靠着陡峭的山峰,葱绿的树木环绕着军营。

蓝天白云气氛浓郁,夏日阳光稀薄。

我只是随便找个地方,去敲打洞门。

两根撑起的紫色玉门,高耸在翠绿的云幕中。

这里应该是供奉华藏海的地方,回到宝楼阁坐下。

没有法门可以展示给人,只看到雨花飘落。

不知道龙湫的壮丽景色,怎能与鱼潭的乐趣相比?

夜深人静,山林四面围绕,天空只能握在手中。

惊叹松树和桂花的洁白,月光洒在山林深处。

门前是六月的江水,世界显得模糊不清。

宝瓶中装满了甘露,一滴就可以洗净烦恼和浊气。

伸手触碰天空,援引斗杓,为各位倾酒。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山水境界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悟。诗人以生动的描写展示了岩石和树木的景色,形容了蔚蓝的天空和稀薄的阳光。他随意找了一个地方,去敲打洞门,似乎在追寻某种法门的启示。

诗中的紫色玉门和翠云幕给人以神秘和庄严的感觉,似乎是通向精神境界的象征。诗人提到华藏海和宝楼阁,表达了追求心灵升华和精神富足的愿望。

然而,诗人也认识到无法用言语来表达这种境界,只能看到雨花飘落。他对龙湫和鱼潭的比较,暗示了人们对不同境界的感悟和欣赏有所不同。

夜晚的安静和周围山林的环绕,营造出一种宁静和寂静的氛围。松树和桂花的洁白,以及月光的明亮,给人以美好的感受。

最后,诗人提到了宝瓶中的甘露,象征着洗净烦恼和浊气的清净之道。他希望能够通过洗去浊气和烦恼,达到心灵的净化和解脱。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对山岩、树木、天空和月光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感受。同时,通过对宝楼阁、华藏海和甘露的提及,表达了对精神境界和内心净化的向往。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通过对不同景物的对比和联想,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境界和内心世界的思考。整首诗流畅自然,意境深远,给人以静谧和美感。

这首诗词既展现了自然风景的美丽,又表达了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具有典型的宋代山水诗的特点。同时,诗中的意象和比喻也给读者留下了一定的想象空间,让人在阅读中产生共鸣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聊寻大士处》全诗拼音读音参考

zhōng yán
中岩

chì yán yǐ líng pīng, cuì luó sēn shù xuē.
赤岩倚竛竮,翠逻森戍削。
cén wèi lán qì zhòng, xī jiān shǔ guāng báo.
岑蔚岚气重,稀间暑光薄。
liáo xún dà shì chù, wǎng kòu dòng mén lún.
聊寻大士处,往扣洞门錀。
shuāng chēng zǐ yù guān, zhōng chù cuì yún wò.
双撑紫玉关,中矗翠云幄。
yìng gòng huá cáng hǎi, guī zuò bǎo lóu gé.
应供华藏海,归坐宝楼阁。
wú fǎ kě shì rén, dàn jiàn yǔ huā luò.
无法可示人,但见雨花落。
bù zhī lóng qiū shèng, hé sì yú tán lè?
不知龙湫胜,何似鱼潭乐?
yè shēn shān sì lái, rén jìng tiān yī wò.
夜深山四来,人静天一握。
jīng kàn sōng guì bái, yuè yǐng dào lín hè.
惊看松桂白,月影到林壑。
mén qián liù yuè jiāng, shì jiè chén mò mò.
门前六月江,世界尘漠漠。
bǎo píng yǒu gān lù, yī dī xǐ fán zhuó.
宝瓶有甘露,一滴洗烦浊。
mén tiān yuán dòu biāo, qǐng wèi zhū jūn zhuó.
扪天援斗杓,请为诸君酌。

范成大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

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还朝后除中书舍人。乾道七年(1171年),出知静江府。淳熙二年(1175年),受任敷文阁待制、四川制置使。淳熙五年(1178年),拜参知政事,仅两月,被劾罢。晚年退居石湖,加资政殿大学士。绍熙四年(1193年)卒,年六十八,追赠五官,后加赠少师、崇国公,谥号文穆,后世遂称其为“范文穆”。

范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诗。他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其作品在南宋末年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到清初影响更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的说法。著有《石湖集》、《揽辔录》、《吴船录》、《吴郡志》、《桂海虞衡志》等。

“聊寻大士处”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聊寻大士处”出自宋朝诗人范成大的 《中岩》,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

© 2023 古诗文网| 看谱吧 | 吉他谱| 剧情介绍| 京ICP备18063074号-5 | 诗词地图 | 诗人地图 | 成语地图 | 字典地图 | 词典地图 | 诗句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图片、文字内容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15225087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