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 宋朝 陆游 的《晚秋出门戏咏》
闲愁那到野人边?万事元知合付天。
尽醉仅能三龠酒,新寒未办一铢绵。
邻僧每欲分斋钵,庙史犹来索社钱。
无地置锥真细事,不妨胸次日超然。
《晚秋出门戏咏》是宋代文学家陆游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闲愁那到野人边?
万事元知合付天。
尽醉仅能三龠酒,
新寒未办一铢绵。
邻僧每欲分斋钵,
庙史犹来索社钱。
无地置锥真细事,
不妨胸次日超然。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在晚秋时分出门游玩时的心境和感受。诗人感到内心的闲愁似乎无处不在,但却无法触及到自然界的边界。他认为,人的一切事情都是由天命所决定的。尽管他醉心于享受美好的酒宴,但他只能喝上三杯,而不能一饮而尽。他感受到初冬的寒意,却还未来得及准备多少温暖的衣物。他的邻居僧人总是想要分一些斋食给他,庙宇的管理人员也常常来索要社会捐款。他认为这些琐碎的事情都是微不足道的,不值一提,而他的心境则超脱于这些世俗纷扰之上。
赏析:
这首诗词展现了陆游豁达超然的心态。诗人使用了简练而凝练的语言,通过对细小琐碎事物的描摹,表达了自己超越尘世的心境。诗中的"闲愁"抒发了作者内心的忧虑和烦恼,但他却认为这些情感无法触及到自然界的边界,从而显示出他对自然界和宇宙秩序的敬畏和认同。诗人通过对酒和寒冷的描绘,传达了孤寂和无奈的情感。在诗的后半部分,他以一种平和的态度对待了周围琐事的困扰,认为这些烦恼都是微不足道的,不值一提,他的心境超越于这些琐碎之上。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内心感受和对世俗琐事的超脱态度,展示了陆游独特的思想和诗学风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wǎn qiū chū mén xì yǒng
晚秋出门戏咏
xián chóu nà dào yě rén biān? wàn shì yuán zhī hé fù tiān.
闲愁那到野人边?万事元知合付天。
jǐn zuì jǐn néng sān yuè jiǔ, xīn hán wèi bàn yī zhū mián.
尽醉仅能三龠酒,新寒未办一铢绵。
lín sēng měi yù fēn zhāi bō, miào shǐ yóu lái suǒ shè qián.
邻僧每欲分斋钵,庙史犹来索社钱。
wú dì zhì zhuī zhēn xì shì, bù fáng xiōng cì rì chāo rán.
无地置锥真细事,不妨胸次日超然。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庙史犹来索社钱”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庙史犹来索社钱”出自宋朝诗人陆游的 《晚秋出门戏咏》,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