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迷长鑱共朝饥】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雪迷长鑱共朝饥】出处

出自 宋朝 陆游《示子聿》

【雪迷长鑱共朝饥】的全诗

《示子聿》

故山谁伴隐茅茨,幸有吾家大耳儿。

雨暗小窗分夜课,雪迷长鑱共朝饥

名场未捷宁妨学,史限虽严不废诗。

我死汝应传钵袋,勉持愚直报明时。


【雪迷长鑱共朝饥】平仄韵脚

拼音:xuě mí zhǎng chán gòng cháo jī
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四支  (平韵)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示子聿翻译、赏析和诗意

《示子聿》是宋代文学家陆游所写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故山谁伴隐茅茨,

幸有吾家大耳儿。

雨暗小窗分夜课,

雪迷长鑱共朝饥。

名场未捷宁妨学,

史限虽严不废诗。

我死汝应传钵袋,

勉持愚直报明时。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家国之忧、人生理想和文学追求的思考。诗中的"子聿"指的是陆游的儿子,而诗人自称为"吾家大耳儿",意味着自己的儿子是自己的骄傲和希望。

赏析:

1. 诗人以自己的家乡为背景,表达了对故山的思念之情。"故山谁伴隐茅茨"一句中,"茅茨"指的是简陋的茅屋,隐喻着贫困之境。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和对家庭的依赖。

2. 诗人在困苦的环境中,通过雨夜和雪天的学习来表达自己的求学之志。"雨暗小窗分夜课,雪迷长鑱共朝饥"这两句描述了作者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坚持学习的决心和毅力。

3. "名场未捷宁妨学,史限虽严不废诗"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冷漠态度。他认为即使在名利场中没有获得成功,也不妨碍他进行学习和创作诗歌。

4. 最后两句"我死汝应传钵袋,勉持愚直报明时"表达了诗人对儿子的期望和寄托。他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继承自己的志向和品德,传承家族的文化传统,并且通过勤奋努力去追求真理和公正。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展示了陆游深沉的家国情怀,对贫困环境下的学习和创作的坚持,以及对子女的期望。通过描绘个人命运中的困顿和对家国的挂念,诗人呼吁后人要保持坚持不懈的精神追求,以期望能在明亮的时代中有所作为。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雪迷长鑱共朝饥》全诗拼音读音参考

shì zi yù
示子聿

gù shān shuí bàn yǐn máo cí, xìng yǒu wú jiā dà ěr ér.
故山谁伴隐茅茨,幸有吾家大耳儿。
yǔ àn xiǎo chuāng fēn yè kè, xuě mí zhǎng chán gòng cháo jī.
雨暗小窗分夜课,雪迷长鑱共朝饥。
míng chǎng wèi jié níng fáng xué, shǐ xiàn suī yán bù fèi shī.
名场未捷宁妨学,史限虽严不废诗。
wǒ sǐ rǔ yīng chuán bō dài, miǎn chí yú zhí bào míng shí.
我死汝应传钵袋,勉持愚直报明时。

陆游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雪迷长鑱共朝饥”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雪迷长鑱共朝饥”出自宋朝诗人陆游的 《示子聿》,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

© 2023 古诗文网| 看谱吧 | 吉他谱| 剧情介绍| 京ICP备18063074号-5 | 诗词地图 | 诗人地图 | 成语地图 | 字典地图 | 词典地图 | 诗句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图片、文字内容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15225087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