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掠枯荷飒有声】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风掠枯荷飒有声】出处

出自 宋朝 陆游《游近村》

【风掠枯荷飒有声】的全诗

《游近村》

度堑穿林脚愈轻,凭高望远眼犹明。

霜凋老树寒无色,风掠枯荷飒有声

泥浅不侵双草屦,身闲常对一棋枰。

茆檐蔬饭归来晚,已发城头长短更。


【风掠枯荷飒有声】平仄韵脚

拼音:fēng lüè kū hé sà yǒu shēng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游近村翻译、赏析和诗意

《游近村》是宋代诗人陆游所作的一首诗。

中文译文:

穿过崎岖的山谷,脚步渐渐轻盈。

登上高处,眼前的景象仍然清晰可见。

霜冻凋零了老树,变得没有了生气。

风吹过干枯的荷叶,发出沙沙的声响。

淤泥没有浸湿我的草鞋,闲暇时常和人下棋。

晚上回到茅屋,只能吃些简单的蔬菜饭。

看着城墙上的灯火,时间似乎变得无关紧要。

诗意:

这首诗具有浪漫主义的色彩,描绘了一个诗人在自然中漫步时的感受和心境。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自己穿越荒山野岭的情景,表现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他对风景的描写十分细致,通过描绘草木的凋落和风吹荷叶的声音,表现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淡然和豁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看淡一切,平静度日。

赏析:

这首诗虽然只有八句,但却充满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哲思。整首诗句句情景交融,让人仿佛置身于诗人所描绘的自然风光之中。诗人以平淡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态度,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受,表现出自己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珍视。诗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风掠枯荷飒有声》全诗拼音读音参考

yóu jìn cūn
游近村

dù qiàn chuān lín jiǎo yù qīng, píng gāo wàng yuǎn yǎn yóu míng.
度堑穿林脚愈轻,凭高望远眼犹明。
shuāng diāo lǎo shù hán wú sè, fēng lüè kū hé sà yǒu shēng.
霜凋老树寒无色,风掠枯荷飒有声。
ní qiǎn bù qīn shuāng cǎo jù, shēn xián cháng duì yī qí píng.
泥浅不侵双草屦,身闲常对一棋枰。
máo yán shū fàn guī lái wǎn, yǐ fā chéng tóu cháng duǎn gèng.
茆檐蔬饭归来晚,已发城头长短更。

陆游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风掠枯荷飒有声”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风掠枯荷飒有声”出自宋朝诗人陆游的 《游近村》,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

© 2023 古诗文网| 看谱吧 | 吉他谱| 剧情介绍| 京ICP备18063074号-5 | 诗词地图 | 诗人地图 | 成语地图 | 字典地图 | 词典地图 | 诗句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图片、文字内容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15225087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