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松奇怪独凌秋】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一松奇怪独凌秋】出处

出自 宋朝 杨万里《道傍怪松》

【一松奇怪独凌秋】的全诗

《道傍怪松》

夹道长松去去幽,一松奇怪独凌秋

两枝垂地却翻上,活走双龙戏翠球。


【一松奇怪独凌秋】平仄韵脚

拼音:yī sōng qí guài dú líng qiū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道傍怪松翻译、赏析和诗意

《道傍怪松》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夹道长松去去幽,

一松奇怪独凌秋。

两枝垂地却翻上,

活走双龙戏翠球。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棵奇特的松树。松树独自矗立在幽深的道旁,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它的两枝垂地,却又向上翻卷,仿佛两条活龙在翠绿的球上嬉戏。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棵奇特的松树,通过对松树形态的描写,展现了杨万里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和独特感悟。诗中的“夹道长松去去幽”表达了松树生长在幽深的道旁,给人一种幽静、神秘的感觉。而“一松奇怪独凌秋”则揭示了这棵松树与众不同的特点,它独自凌空而立,仿佛在秋天中独树一帜。接着,“两枝垂地却翻上”形象地描绘了松树的枝条向下垂地,却又向上翻卷,给人一种活泼、灵动的感觉。最后一句“活走双龙戏翠球”则将松树的形态与两条活龙嬉戏在翠绿的球上相比,形象生动。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通过对松树形态的描写,展示了杨万里对自然界的敏锐观察和独特感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一松奇怪独凌秋》全诗拼音读音参考

dào bàng guài sōng
道傍怪松

jiā dào cháng sōng qù qù yōu, yī sōng qí guài dú líng qiū.
夹道长松去去幽,一松奇怪独凌秋。
liǎng zhī chuí dì què fān shàng, huó zǒu shuāng lóng xì cuì qiú.
两枝垂地却翻上,活走双龙戏翠球。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奉新县、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年八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一松奇怪独凌秋”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一松奇怪独凌秋”出自宋朝诗人杨万里的 《道傍怪松》,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

© 2023 古诗文网| 看谱吧 | 吉他谱| 剧情介绍| 京ICP备18063074号-5 | 诗词地图 | 诗人地图 | 成语地图 | 字典地图 | 词典地图 | 诗句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图片、文字内容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15225087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