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嗟遽殁】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当时嗟遽殁】出处

出自 宋朝 梅尧臣《张尧夫寺丞改葬挽词》

【当时嗟遽殁】的全诗

《张尧夫寺丞改葬挽词》

当时嗟遽殁,二子未能言。

频岁折丹桂,买茔迁陆浑。

重铭太史笔,不替故人恩。

为善有终庆,此焉天意存。


【当时嗟遽殁】平仄韵脚

拼音:dāng shí jiē jù mò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入声六月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张尧夫寺丞改葬挽词翻译、赏析和诗意

《张尧夫寺丞改葬挽词》是一首宋代的诗词,由梅尧臣创作。这首诗词表达了对于张尧夫寺丞去世的悲痛之情,以及对他为善行事的赞美和对天意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当时嗟遽殁,二子未能言。

频岁折丹桂,买茔迁陆浑。

重铭太史笔,不替故人恩。

为善有终庆,此焉天意存。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悲痛的语气描绘了张尧夫寺丞的死去,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思念和不舍之情。诗词开头提到当时的仓促之死,指出他的两个儿子还未成年,无法表达自己的哀伤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频岁折丹桂,买茔迁陆浑"表达了作者为了纪念张尧夫寺丞,每年都要亲自折取丹桂花,将墓地迁移到陆浑。这显示了作者对逝者的深深怀念和对逝者墓地的特殊关注,展现了中国古代人们对于祭奠祖先的重视。

接着,诗词中提到"重铭太史笔,不替故人恩",表示作者重铭太史笔,用心记录张尧夫寺丞的事迹和贡献,以保留他的功德和美名。此句还表达了作者对逝者的敬意,并呼吁后人铭记逝者的恩德。

最后两句"为善有终庆,此焉天意存"表达了作者对逝者行善事迹的赞美。作者认为只要做好事,就会有好的结局和回报。这也表明作者对于天意的思考,认为天意是存在的,并且会奖励那些行善事的人。

这首诗词通过悲伤的语言和对逝者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并思考了人生和命运的问题。它以简洁而深刻的词句,传达出对逝者的缅怀和对善行的推崇,同时引发读者对生死和命运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当时嗟遽殁》全诗拼音读音参考

zhāng yáo fū sì chéng gǎi zàng wǎn cí
张尧夫寺丞改葬挽词

dāng shí jiē jù mò, èr zi wèi néng yán.
当时嗟遽殁,二子未能言。
pín suì zhé dān guì, mǎi yíng qiān lù hún.
频岁折丹桂,买茔迁陆浑。
zhòng míng tài shǐ bǐ, bù tì gù rén ēn.
重铭太史笔,不替故人恩。
wéi shàn yǒu zhōng qìng, cǐ yān tiān yì cún.
为善有终庆,此焉天意存。

梅尧臣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当时嗟遽殁”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当时嗟遽殁”出自宋朝诗人梅尧臣的 《张尧夫寺丞改葬挽词》,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

© 2023 古诗文网| 看谱吧 | 吉他谱| 剧情介绍| 京ICP备18063074号-5 | 诗词地图 | 诗人地图 | 成语地图 | 字典地图 | 词典地图 | 诗句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图片、文字内容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15225087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