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鹂下上飞】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黄鹂下上飞】出处

出自 宋朝 梅尧臣《观文丁右丞挽辞二首》

【黄鹂下上飞】的全诗

《观文丁右丞挽辞二首》

春风百花发,露挽九原归。

白马悲鸣驻,黄鹂下上飞

垅边新柏盛,门外吊人桥。

独见东床客,攀车泪湿衣。


【黄鹂下上飞】平仄韵脚

拼音:huáng lí xià shàng fēi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观文丁右丞挽辞二首翻译、赏析和诗意

这首诗词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观文丁右丞挽辞二首》。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观文丁右丞挽辞二首》

春风百花发,

露挽九原归。

白马悲鸣驻,

黄鹂下上飞。

垅边新柏盛,

门外吊人桥。

独见东床客,

攀车泪湿衣。

中文译文:

春风吹拂百花盛开,

露水滋润九原回归。

白马悲鸣停留不前,

黄鹂自下而上飞翔。

垅边新柏繁茂欣欣,

门外悬挂吊人的桥。

独自见到东床的客人,

攀上马车泪水湿透衣。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离别场景,诗人表达了对别离的悲伤之情。诗的开头写道“春风百花发,露挽九原归”,描绘了春天的景象,百花盛开,露水洒在大地上,象征着充满生机和希望的春天。然而,接着诗中出现了白马悲鸣驻足和黄鹂上下飞翔的描写,显露出诗人内心的忧伤和离别的情绪。

垅边的新柏盛茂,门外挂着“吊人桥”,这里的“吊人”指的是离别的人,也许是有人离世或者离开了这个地方。这些景物的描绘增加了离别的氛围,给人一种凄凉和寂寥的感觉。

诗的最后两句写道“独见东床客,攀车泪湿衣”,表达了诗人面对离别时的孤独和悲痛。东床客可能指的是离别的友人或亲人,诗人看到他们上车离去,无法抑制自己的情感,泪水湿透了衣袖。

整首诗以春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离别的场景和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感,传达出离别的悲伤和孤独之情。这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情感的描写,表达了人们对离别的思念和悲伤,具有浓厚的忧伤情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黄鹂下上飞》全诗拼音读音参考

guān wén dīng yòu chéng wǎn cí èr shǒu
观文丁右丞挽辞二首

chūn fēng bǎi huā fā, lù wǎn jiǔ yuán guī.
春风百花发,露挽九原归。
bái mǎ bēi míng zhù, huáng lí xià shàng fēi.
白马悲鸣驻,黄鹂下上飞。
lǒng biān xīn bǎi shèng, mén wài diào rén qiáo.
垅边新柏盛,门外吊人桥。
dú jiàn dōng chuáng kè, pān chē lèi shī yī.
独见东床客,攀车泪湿衣。

梅尧臣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黄鹂下上飞”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黄鹂下上飞”出自宋朝诗人梅尧臣的 《观文丁右丞挽辞二首》,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

© 2023 古诗文网| 看谱吧 | 吉他谱| 剧情介绍| 京ICP备18063074号-5 | 诗词地图 | 诗人地图 | 成语地图 | 字典地图 | 词典地图 | 诗句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图片、文字内容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15225087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