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阳况与吾庐近】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历阳况与吾庐近】出处

出自 宋朝 梅尧臣《送弟赴和州幕》

【历阳况与吾庐近】的全诗

《送弟赴和州幕》

夹河为郡不如古,江北江南作冗官。

须记长传一经训,虽贫莫改饮瓢欢。

历阳况与吾庐近,春谷休言问膳难。

此日停舟聊举酌,明当水驿自加餐。


【历阳况与吾庐近】平仄韵脚

拼音:lì yáng kuàng yǔ wú lú jìn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十二吻  (仄韵) 去声十三问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送弟赴和州幕翻译、赏析和诗意

《送弟赴和州幕》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夹河为郡不如古,

江北江南作冗官。

须记长传一经训,

虽贫莫改饮瓢欢。

历阳况与吾庐近,

春谷休言问膳难。

此日停舟聊举酌,

明当水驿自加餐。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梅尧臣送弟弟赴和州任职的情景。诗人认为夹河这个地方虽然是一个郡,但与古代的郡相比,不如古代的郡那样重要。江北和江南地区的官员职位过多,变得冗杂。诗人告诫弟弟要牢记古代经典的教诲,即使贫穷也不要改变喜欢喝酒的习惯。

诗人提到历阳,这是与他自己的庐山相近的地方。他说春天的谷物丰收,不必担心吃饭的问题。在这一天,诗人停下船只,举起酒杯,自己加餐,享受宴饮。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时代变迁和官场繁琐的思考。诗人通过对夹河郡和江北江南官员的评价,表达了对古代郡的向往和对官场现状的不满。他强调了古代经典的重要性,并鼓励弟弟保持喜欢喝酒的习惯,不因贫穷而改变自己的生活态度。

诗人在描述自己与弟弟的关系时,以历阳与吾庐相近作为比喻,表达了亲近之情。他以春谷丰收来说明吃饭不成问题,暗示了自己的富裕和对弟弟的关心。最后,诗人停船举酒,自己加餐,展现了诗人豁达乐观的心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代和官场的思考,以及对亲情和生活态度的关注,展现了梅尧臣独特的诗人情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历阳况与吾庐近》全诗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dì fù hé zhōu mù
送弟赴和州幕

jiā hé wèi jùn bù rú gǔ, jiāng běi jiāng nán zuò rǒng guān.
夹河为郡不如古,江北江南作冗官。
xū jì zhǎng chuán yī jīng xùn, suī pín mò gǎi yǐn piáo huān.
须记长传一经训,虽贫莫改饮瓢欢。
lì yáng kuàng yǔ wú lú jìn, chūn gǔ xiū yán wèn shàn nán.
历阳况与吾庐近,春谷休言问膳难。
cǐ rì tíng zhōu liáo jǔ zhuó, míng dāng shuǐ yì zì jiā cān.
此日停舟聊举酌,明当水驿自加餐。

梅尧臣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历阳况与吾庐近”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历阳况与吾庐近”出自宋朝诗人梅尧臣的 《送弟赴和州幕》,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

© 2023 古诗文网| 看谱吧 | 吉他谱| 剧情介绍| 京ICP备18063074号-5 | 诗词地图 | 诗人地图 | 成语地图 | 字典地图 | 词典地图 | 诗句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图片、文字内容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15225087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