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鸿今始至】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秋鸿今始至】出处

出自 宋朝 梅尧臣《依韵答淮南祝秘校初春见寄》

【秋鸿今始至】的全诗

《依韵答淮南祝秘校初春见寄》

客有袖中书,初凭春燕寄。

春燕不时来,秋鸿今始至

水落蒲藻寒,悠悠江浦意。


【秋鸿今始至】平仄韵脚

拼音:qiū hóng jīn shǐ zhì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去声四寘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依韵答淮南祝秘校初春见寄翻译、赏析和诗意

《依韵答淮南祝秘校初春见寄》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客人有一本藏在袖中的书,初次借助春天的燕子传递。春天的燕子不时地飞来,而秋天的大雁直到现在才到达。水已经退去,蒲草凋零,江岸的意境变得悠远而深沉。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客人将一本书藏在袖中,通过春天的燕子传递给淮南祝秘校的情景。诗人通过对春燕和秋鸿的对比,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更替。水落和蒲草凋零的描写,暗示着季节的变化和岁月的流逝。整首诗意境深远,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自然变化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自然变化的思考。通过对春燕和秋鸿的描绘,诗人展示了季节更替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变迁和岁月的流逝。水落和蒲草凋零的意象,给人以深沉和悠远的感觉,使整首诗增添了一种禅意和哲理。诗人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自然变化的感慨,引发读者对生命和时间的思考。整首诗意境深远,给人以思索和共鸣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秋鸿今始至》全诗拼音读音参考

yī yùn dá huái nán zhù mì xiào chū chūn jiàn jì
依韵答淮南祝秘校初春见寄

kè yǒu xiù zhōng shū, chū píng chūn yàn jì.
客有袖中书,初凭春燕寄。
chūn yàn bù shí lái, qiū hóng jīn shǐ zhì.
春燕不时来,秋鸿今始至。
shuǐ luò pú zǎo hán, yōu yōu jiāng pǔ yì.
水落蒲藻寒,悠悠江浦意。

梅尧臣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秋鸿今始至”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秋鸿今始至”出自宋朝诗人梅尧臣的 《依韵答淮南祝秘校初春见寄》,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

© 2023 古诗文网| 看谱吧 | 吉他谱| 剧情介绍| 京ICP备18063074号-5 | 诗词地图 | 诗人地图 | 成语地图 | 字典地图 | 词典地图 | 诗句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图片、文字内容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15225087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