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 宋朝 梅尧臣 的《六月晦日定力院同原父赋送伯镇景纯枢言三学》
清秋三黄鹄,举翼东来飞。
鸣声既相呼,烟水亦相依。
蓬池不暂止,太液未言归。
酌酒望沧海,飘颻思菊衣。
六月晦日定力院同原父赋送伯镇景纯枢言三学士
liù yuè huì rì dìng lì yuàn tóng yuán fù fù sòng bó zhèn jǐng chún shū yán sān xué
六月晦日定力院同原父赋送伯镇景纯枢言三学
qīng qiū sān huáng gǔ, jǔ yì dōng lái fēi.
清秋三黄鹄,举翼东来飞。
míng shēng jì xiāng hū, yān shuǐ yì xiāng yī.
鸣声既相呼,烟水亦相依。
péng chí bù zàn zhǐ, tài yè wèi yán guī.
蓬池不暂止,太液未言归。
zhuó jiǔ wàng cāng hǎi, piāo yáo sī jú yī.
酌酒望沧海,飘颻思菊衣。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清秋三黄鹄”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清秋三黄鹄”出自宋朝诗人梅尧臣的 《六月晦日定力院同原父赋送伯镇景纯枢言三学》,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