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者以为梁】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远者以为梁】出处

出自 宋朝 王令《樗高操》

【远者以为梁】的全诗

《樗高操》

崇崇北丘,其上有樗。

原校:远者以为梁,或者争以柱。

就而睨之,曾无事於欂栌。

呜呼木乎,其我於远者欤。


【远者以为梁】平仄韵脚

拼音:yuǎn zhě yǐ wéi liáng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七阳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樗高操翻译、赏析和诗意

《樗高操》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王令。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崇崇北丘,山上有棵樗树。

从远处看,它被认为是一座梁,或者争论它是一根柱子。

靠近一看,它实际上只是一棵普通的树木。

唉,这棵木头啊,我和远处的人又有什么不同呢?

诗意:

《樗高操》以描述一棵普通的樗树为主题,通过对树木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人与自然、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的思考和感慨。诗中的樗树被远处的人们误认为是梁或柱子,但实际上它只是一棵普通的树木,这里蕴含了一种对于现实与幻想、表象与本质之间的思考。作者呼唤着这棵木头,表达了自己与远方的人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异,彰显了一种超越形式和表象的共通性。

赏析:

《樗高操》虽然只有短短四句,但却通过对一棵樗树的描写,引发了人们对于自然与人的关系、现实与幻想的思考。诗中的樗树被远处的人们误解,暗示了人们常常在表象之上止步,无法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作者通过对木头的呼唤,表达了自己与远方的人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这种跨越时空的共通性传递了一种超越表象和形式的智慧。整首诗构思简洁,言简意赅,给人以启发和思考,展示了宋代诗人对于人与自然、人与世界关系的独特见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远者以为梁》全诗拼音读音参考

chū gāo cāo
樗高操

chóng chóng běi qiū, qí shàng yǒu chū.
崇崇北丘,其上有樗。
yuán xiào: yuǎn zhě yǐ wéi liáng, huò zhě zhēng yǐ zhù.
原校:远者以为梁,或者争以柱。
jiù ér nì zhī, céng wú shì yú bó lú.
就而睨之,曾无事於欂栌。
wū hū mù hū, qí wǒ yú yuǎn zhě yú.
呜呼木乎,其我於远者欤。

王令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远者以为梁”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远者以为梁”出自宋朝诗人王令的 《樗高操》,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

© 2023 古诗文网| 看谱吧 | 吉他谱| 剧情介绍| 京ICP备18063074号-5 | 诗词地图 | 诗人地图 | 成语地图 | 字典地图 | 词典地图 | 诗句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图片、文字内容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15225087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