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头好山色】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楼头好山色】出处

出自 明朝 刘基《遣兴(二首)》

【楼头好山色】的全诗

《遣兴(二首)》

迂疏乏世用,矫情非所安。

投簪谢时辈,聊得心中宽。

回首望故乡,枳棘日以繁。

譬彼水上萍,随流且盘桓。

楼头好山色,晴雨皆可观。

未知明朝事,且尽今日欢。


【楼头好山色】平仄韵脚

拼音:lóu tóu hǎo shān sè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韵脚:(仄韵) 入声十三职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遣兴(二首)翻译、赏析和诗意

《遣兴(二首)》是明代刘基的诗作。这首诗通过自身的情感表达,表达了迂疏乏世的感受,以及矫情不自在的心境。作者在逐渐褪去尘世浮华的同时,心灵得到了一种宽慰和解脱。

诗中首先提到了作者才华不被世人所用,思想与时代格格不入的感受。作者将自己的才华比作一根发簪,谦虚地向同辈致谢,表示自己不再追求名利,心中的宽慰是通过放下追逐世俗的束缚获得的。

接下来,诗人回首望故乡,用枳棘的繁茂来比喻故乡的变迁和世事的变幻。枳棘是一种多刺的植物,象征着世间的荆棘和困难,而水上漂浮的萍则象征着无所依附的孤独。诗人将自己比作漂浮在水上的萍,随波逐流,徘徊不定。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楼台上的美景,无论晴天还是雨天,都能欣赏到楼头上美丽的山色。这里的楼头景色可以被看作是诗人内心的净土,无论外界是风雨交加还是晴空万里,他都能够在这里寻找到内心的宁静和欢乐。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疑虑和不确定。他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事情,但他决心珍惜当下的欢乐和快乐,将今日的喜悦尽情地享受。

整首诗以自我情感的表达为主线,通过比喻和景物描写来衬托诗人内心的情感状态。诗人意识到自己与时代的脱节,但他选择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心态,从而获得了一种内心的宽慰和解脱。通过欣赏楼头的美景和享受当下的欢乐,诗人表达了一种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的思考。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意境深远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楼头好山色》全诗拼音读音参考

qiǎn xìng èr shǒu
遣兴(二首)

yū shū fá shì yòng, jiáo qíng fēi suǒ ān.
迂疏乏世用,矫情非所安。
tóu zān xiè shí bèi, liáo dé xīn zhōng kuān.
投簪谢时辈,聊得心中宽。
huí shǒu wàng gù xiāng, zhǐ jí rì yǐ fán.
回首望故乡,枳棘日以繁。
pì bǐ shuǐ shàng píng, suí liú qiě pán huán.
譬彼水上萍,随流且盘桓。
lóu tóu hǎo shān sè, qíng yǔ jiē kě guān.
楼头好山色,晴雨皆可观。
wèi zhī míng cháo shì, qiě jǐn jīn rì huān.
未知明朝事,且尽今日欢。

刘基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汉族,字伯温,处州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人,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称他刘文成、文成公。

元至顺间举进士。博通经史,尤精象纬之学,时人比之诸葛亮。至正十九年(1359),朱元璋闻刘基及宋濂等名,礼聘而至。他上书陈述时务十八策,倍受宠信。参与谋划平定张士诚、陈友谅与北伐中原等军事大计。吴元年(1367)为太史令,进《戊申大统历》。奏请立法定制,以止滥杀。

朱元璋即皇帝位后,他奏请设立军卫法,又请肃正纪纲。尝谏止建都于凤阳。洪武三年(1370)十一月封诚意伯,岁禄240石。四年,赐归。刘基居乡隐形韬迹,惟饮酒弈棋,口不言功。寻以旧憾为左丞相胡惟庸所讦而夺禄。入京谢罪,留京不敢归,以忧愤疾作,胡惟庸曾派医生探视。八年,遣使护归,居一月而卒。刘基精通天文、兵法、数理等,尤以诗文见长。诗文古朴雄放,不乏抨击统治者腐朽、同情民间疾苦之作。著作均收入《诚意伯文集》。

刘基佐朱元璋平天下,论天下安危,义形于色,遇急难,勇气奋发,计划立定,人莫能测。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

“楼头好山色”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楼头好山色”出自明朝诗人刘基的 《遣兴(二首)》,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

© 2023 古诗文网| 看谱吧 | 吉他谱| 剧情介绍| 京ICP备18063074号-5 | 诗词地图 | 诗人地图 | 成语地图 | 字典地图 | 词典地图 | 诗句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图片、文字内容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15225087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