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告以于耜】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或告以于耜】出处

出自 宋朝 方岳《溪行》

【或告以于耜】的全诗

《溪行》

春风何时来,柳色已如此。

山中不知年,或告以于耜

鸣蓑起饭牛,青青渺烟水。

独有头上霜,春风不吾以。


【或告以于耜】平仄韵脚

拼音:huò gào yǐ yú sì
平仄:仄仄仄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四纸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溪行翻译、赏析和诗意

《溪行》是宋代诗人方岳的作品。诗人以溪行为题材,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自然的变化,表达了对岁月流转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感悟。

译文:

春风何时来,柳色已如此。

山中不知年,或告以于耜。

鸣蓑起饭牛,青青渺烟水。

独有头上霜,春风不吾以。

诗意赏析:

这首诗以春风和溪行为主题,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和自然变化的思考和感悟。

首句"春风何时来,柳色已如此",写出了诗人对春风的期待和对自然的观察。春风的到来使柳树变得婆娑起来,但诗人却不知道春天何时来临,暗示着时间的匆匆流逝和人们对时间的无法掌控。

接下来的两句"山中不知年,或告以于耜",揭示了诗人身处山中,与外界隔绝的状态。他不知道年份,只能通过农具“耜”来了解季节的变化。这种与自然亲近的生活方式使诗人更加敏锐地感受到自然的变化。

接着的两句"鸣蓑起饭牛,青青渺烟水",描绘了农村的生活场景。农人们在清晨戴上蓑衣,叫唤着牛,开始劳作。青青的田野在水雾中若隐若现,展现了生机勃勃的景象。

最后两句"独有头上霜,春风不吾以",表达了诗人自己的心境。诗人头上已经有了霜,意味着岁月的流逝和年老的迹象。尽管春风吹过,但诗人却没有因此而感到欣喜,暗示了对时光的无奈和自然变化的冷漠。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和生活场景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自然变化的思考和感悟,体现了宋代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或告以于耜》全诗拼音读音参考

xī xíng
溪行

chūn fēng hé shí lái, liǔ sè yǐ rú cǐ.
春风何时来,柳色已如此。
shān zhōng bù zhī nián, huò gào yǐ yú sì.
山中不知年,或告以于耜。
míng suō qǐ fàn niú, qīng qīng miǎo yān shuǐ.
鸣蓑起饭牛,青青渺烟水。
dú yǒu tóu shàng shuāng, chūn fēng bù wú yǐ.
独有头上霜,春风不吾以。

“或告以于耜”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或告以于耜”出自宋朝诗人方岳的 《溪行》,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

© 2023 古诗文网| 看谱吧 | 吉他谱| 剧情介绍| 京ICP备18063074号-5 | 诗词地图 | 诗人地图 | 成语地图 | 字典地图 | 词典地图 | 诗句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图片、文字内容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15225087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