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赋囚山摹子厚】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莫赋囚山摹子厚】出处

出自 当代 钱钟书《滕若渠饯别有诗赋答》

【莫赋囚山摹子厚】的全诗

《滕若渠饯别有诗赋答》

相逢差不负投荒,又对离筵进急觞。

作恶连朝先忽忽,为欢明日两茫茫。

归心弦箭争徐急,别绪江流问短长。

莫赋囚山摹子厚,诸峰易挫割愁鋩。


【莫赋囚山摹子厚】平仄韵脚

拼音:mò fù qiú shān mó zi hòu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滕若渠饯别有诗赋答翻译、赏析和诗意

《滕若渠饯别有诗赋答》是当代作家钱钟书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相逢差不负投荒,又对离筵进急觞。

两人相遇并没有辜负了远道而来的辛劳,又在离别之际举杯畅饮。

作恶连朝先忽忽,为欢明日两茫茫。

恶劣的时间过得匆忙,为了欢乐,明天变得茫茫不定。

归心弦箭争徐急,别绪江流问短长。

心意如弦箭般急于归去,离别的情绪像江水一样问询长短。

莫赋囚山摹子厚,诸峰易挫割愁鋩。

不要用囚禁在山中的孤峰来模仿厚重,众多的山峰容易削弱和打磨愁痛的锋芒。

这首诗以离别为主题,表现了作者与他人的相逢和分别。在相逢之时,他们没有辜负相聚的期待,举杯畅饮,分享欢乐。然而,时间过得匆忙,明天变得不确定,离别的情绪开始浮现。作者心意如箭般急于归去,同时也感叹离别的不舍。最后,作者提醒人们不要用囚禁在山中的孤峰来模仿厚重,因为众多的山峰容易削弱和打磨愁痛的锋芒。

这首诗词通过离别的场景,表达了人们在相逢与分别之间的情感体验。作者巧妙地运用意象和比喻手法,以及流畅的诗句,展现了离别带来的复杂情感和思考。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作者对人生离合的深入思考,以及对欢乐与悲伤的准确表达。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莫赋囚山摹子厚》全诗拼音读音参考

téng ruò qú jiàn bié yǒu shī fù dá
滕若渠饯别有诗赋答

xiāng féng chà bù fù tóu huāng, yòu duì lí yán jìn jí shāng.
相逢差不负投荒,又对离筵进急觞。
zuò è lián cháo xiān hū hū, wèi huān míng rì liǎng máng máng.
作恶连朝先忽忽,为欢明日两茫茫。
guī xīn xián jiàn zhēng xú jí, bié xù jiāng liú wèn duǎn cháng.
归心弦箭争徐急,别绪江流问短长。
mò fù qiú shān mó zi hòu, zhū fēng yì cuò gē chóu máng.
莫赋囚山摹子厚,诸峰易挫割愁鋩。

钱钟书

钱钟书(1910年-1998年),江苏无锡人,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

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1932年,在清华大学古月堂前结识杨绛。1937年,以《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一文获牛津大学艾克赛特学院学士学位。1941年,完成《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的写作。1947年,长篇小说《围城》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1958年创作的《宋诗选注》,列入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1972年3月,六十二岁的钱钟书开始写作《管锥篇》。1976年,由钱钟书参与翻译的《毛泽东诗词》英译本出版。1982年,创作的《管锥编增订》出版。

1998年12月19日上午7时38分,钱钟书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莫赋囚山摹子厚”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莫赋囚山摹子厚”出自当代诗人钱钟书的 《滕若渠饯别有诗赋答》,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

© 2023 古诗文网| 看谱吧 | 吉他谱| 剧情介绍| 京ICP备18063074号-5 | 诗词地图 | 诗人地图 | 成语地图 | 字典地图 | 词典地图 | 诗句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图片、文字内容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15225087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