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丹阳神光灿

马钰 〔元朝〕

披蓑携杖,坦荡逍遥。

都缘识破尘嚣。

终日狂歌狂舞,有似王乔。

好与童稚嬉戏,更有时、相伴渔樵。

无萦系,得真欢真乐,真寂真寥。

闲访山居禅老,使予心,云鹤引过溪桥。

月下归来,拉得三两知交。

松间庵前小酌,抚玉琴,宝鼎香烧。

无俗论,愿将来,同上丹霄。


满庭芳 丹阳神光灿翻译、赏析和诗意

《满庭芳 丹阳神光灿》是元代马钰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满庭芳 丹阳神光灿

我身披蓑衣,手持拐杖,自在地徜徉。这都源自于看透了尘世的喧嚣。整日里狂歌狂舞,仿佛是王乔一般。我喜欢与童稚嬉戏,也常与渔樵为伴。没有束缚,只追求真正的快乐和喜悦,真实而宁静。闲暇时,我去拜访山中的禅老,他们引导着我的内心,如同云鹤引我过溪桥。月下归来时,我拉着三两知交,一同品酌松间小庵前,抚摸玉琴,享受烧制的宝鼎香。我不愿涉足尘世的争议,只愿与他们一同登上丹霄之上。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马钰追求自由自在、超脱尘世的心境。他披蓑衣、手持拐杖,象征着放下世俗的束缚,追求内心的自由和舒适。他看透了尘世的喧嚣,对世俗的虚荣和纷扰保持着清醒的认识。他日日狂歌狂舞,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真实快乐的态度。他与童稚嬉戏,与渔樵为伴,展现了他与自然和简单的生活方式相融合的愿望。他寻访山中的禅老,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启迪,希望能够登上丹霄之上,追求更高的境界。

整首诗词以自由、欢乐、超脱的情感为主旨,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的冷漠和对内心自由的渴望。通过描绘诗人自在逍遥的生活方式,以及他对真实快乐和纯粹心灵的追求,表达了对于尘世的一种超越和解放。同时,诗中山居禅老的寻访和知交的相聚,也体现了对智者和知音的向往,以及对友谊和精神交流的重视。整首诗词意境高远,情感真挚,通过描绘自然和内心的美好,传递了一种追求自由和超脱的人生态度。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马钰

凤翔扶风人,徙居登州宁海,字元宝,号丹阳子。初名从义,字宜甫。海陵王贞元间进士。世宗大定中遇重阳子王哲,从其学道术,与妻孙不二同时出家。后游莱阳,入游仙宫。相传妻孙氏与钰先后仙去。赐号丹阳顺化真人、抱一无为真人、抱一无为普化真君等。
马钰其他作品

满庭芳

马钰 〔元朝〕

波波劫劫,劫劫波波。殷勤葺垒巢窝。只恐儿孙不办,意要如何。欲教轻肥具足,更安闲、坐处笙歌。与他干,肯留心向道,自顾些个。逼得形骸瘦瘁,生华发,流年渐下高坡。自愚顽不省,罪业增多。若非风仙救度,定将来、参谒阎罗。争些个,落洪崖万丈,好险马哥。...

满庭芳

马钰 〔元朝〕

山侗昔日,忒*暮故。肯替儿孙死去。正受艰难,忽尔风仙救度。提出迷津海,到长生、彼岸回顾。方知得,在前时事错,养家冤苦。或问乡中顾。方知得,在前时事错,养家冤苦。或问乡中俗里,先号*,而后恣意歌舞。乐道声音笑貌,有似愚鲁。此者傍人怎晓,我咱知...

满庭芳

马钰 〔元朝〕

山侗昔日,名利忙忙。身如著箭香獐。心似汤煎火炙,无暂清凉。万般忧愁思虑,为儿孙、恼断肝肠。不知苦,似游鱼在鼎,尚自游?。因遇心方开悟,觉从前为作,尽是刀枪。唬得心惊胆颤,远离家乡。常析梦也不梦,敢生情、起念思量。人问著,觉浑身汗流,失措张惶...
© 2023 古诗文网| 看谱吧 | 吉他谱| 剧情介绍| 京ICP备18063074号-5 | 诗词地图 | 诗人地图 | 成语地图 | 字典地图 | 词典地图 | 诗句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图片、文字内容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15225087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