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闻邻舟崔家儿歌

黄庭坚_古诗文网 黄庭坚 〔宋朝〕

半夜闻歌客寝惊,空余缥缈渡江声。

湘妃舞罢波纹冷,月欲衔山天未明。


夜闻邻舟崔家儿歌翻译、赏析和诗意

《夜闻邻舟崔家儿歌》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半夜里听到邻舟上崔家孩子的歌声,

令我从睡梦中惊醒,空留下若隐若现的渡江歌声。

湘妃的舞蹈已经结束,水波渐渐平静,

月亮还未沿山坡升起,天空尚未明亮。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夜晚的景象,黄庭坚听到邻舟上崔家孩子的歌声,这声音在夜里回荡。诗人在半夜里被这声音惊醒,感到内心的震动。在诗中,湘妃的舞蹈已经结束,湖水平静下来,而月亮还没有升起,天空还没有亮起,形成了一种宁静而朦胧的氛围。

赏析:

1. 表现情感:诗人通过听到邻舟上孩子的歌声,将自己从睡梦中唤醒,表现了他内心深处的感动和思考。这种突然的声音刺激了诗人的感官,使他从平静的夜晚中感受到一种震撼和惊讶。

2. 自然描写:诗中描绘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感觉。湘妃舞罢,水波渐渐平静,与月亮还未升起的天空形成对比,展现了一幅静谧而朦胧的夜晚景色。这种描写方式通过自然元素的运用,增强了诗人内心情感的表达。

3. 隐喻意义:诗中的邻舟和崔家儿歌可能是诗人内心的寄托。邻舟上的歌声代表了一种朴素的美好,它唤醒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感动和渴望。湘妃舞罢,水波平静的描写,则暗示了一种宁静和放松的状态。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折射出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思考。它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敏感触觉,以及对宁静与美好的追求。这首诗词充满了诗意和意境,让读者在静谧的夜晚中感受到一种深沉和安宁的情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黄庭坚其他作品

清平乐

黄庭坚 〔宋朝〕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鹧鸪天

黄庭坚 〔宋朝〕

汤泛冰瓷一坐春。长松林下得灵根。吉祥老子亲拈出,个个教成百岁人。灯焰焰,酒醺醺。壑源曾未醒酲魂。与君更把长生碗,聊为清歌驻白云。

鹧鸪天

黄庭坚 〔宋朝〕

西塞山边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朝廷尚觅玄真子,何处如今更有诗。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人间底是无波处,一日风波十二时。
© 2023 古诗文网| 看谱吧 | 吉他谱| 剧情介绍| 京ICP备18063074号-5 | 诗词地图 | 诗人地图 | 成语地图 | 字典地图 | 词典地图 | 诗句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图片、文字内容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1522508767@qq.com